公务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带来: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秋季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398人公告。 考生还可以关注本栏目了解更多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精彩内容。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广泛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来兰创新、创业、创造,为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根据《兰州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兰州市决定开展2025年秋季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才岗位及数量
本次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59个岗位1398人,其中:企业201个岗位928人,事业单位358个岗位470人。具体岗位详见《兰州市企业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附件1)《兰州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附件2),以下简称《岗位需求表》。
二、企业引才条件、方式和程序
企业引进人才的条件、方式和程序由企业自主决定,意向报名人员请直接联系《岗位需求表》中的企业报名。
三、事业单位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引进对象
引进对象为往届毕业生和2026年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通过考试考核后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并按规定时间上岗;2026年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考核后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待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上岗。
(二)引进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2.满足引进岗位所要求的院校、专业和其他条件,且各学习阶段均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可报考《岗位需求表》中的所有岗位,不受毕业院校限制,但须满足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和其他条件。留学归国博士研究生须取得由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
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进入相关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且按规定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毕业生。2017年起,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4.全日制本科生年龄须在30周岁及以下(1994年9月以后出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年龄须在35周岁及以下(1989年9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须在40周岁及以下(1984年9月以后出生,《岗位需求表》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中:医疗卫生岗位的全日制本科生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及以下(1989年9月以后出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1984年9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及以下(1979年9月以后出生)。
(三)不得参加人才引进的情形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6.在校就读或工作期间受到重大处分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引进的;
7.在校就读或工作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等问题的;
8.兰州市属(含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含项目人员);
9.兰州市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录用或人才引进已签约,暂未发文招聘到岗的(不含临聘人员);
10.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公示后取消资格、放弃、辞职、合同期内解聘等未满三年的;
11.定向生、委培生未履行定向就业或委培协议的;
12.提供虚假证件及材料的;
13.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影响引进情形的;
14.现役军人;
15.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任职后即构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所列情形(凡与应聘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的聘用岗位;
1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四、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及方式。时间:2025年10月13日9:00至10月17日17:00,逾期不再受理。应聘人员登录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进入“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报名时,应聘人员应仔细阅读相关岗位资格条件,确保本人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因填报信息错误导致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提交报名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名确认的关键信息,请务必牢记。
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考核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必须一致。
2.报名材料。应聘人员需提前下载并填写《兰州市公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
①2026年应届毕业生报名材料:《报名登记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等证明材料。研究生还须上传本科阶段毕业证、学位证。属于定向生、委培生的,还须同时上传定向或委培协议。
②往届生报名材料:《报名登记表》、个人有效身份证、个人简历、毕业证、学位证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等证明材料。研究生还须上传本科阶段毕业证、学位证。在职人员必须出具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证明。
③个人近期免冠标准证件照,红、蓝或白色背景,JPG或JPEG格式,文件大于30KB,小于5MB,大于295*413像素。
3.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查询线上资格审查结果
各用人单位于2025年10月13日9:00至10月17日17: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初审,确认报考人员是否具备报考资格。期间,应聘人员可登录“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得再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其中,10月16日17:00前报名的应聘人员,如未通过资格审查,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重新提交材料或改报其他岗位;10月16日17:00至10月17日17:00之间报名的应聘人员,如未通过资格审查,不得再改报其他岗位。
资格审查将贯穿引才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取消引进资格。
(三)线下资格复审
2025年10月20日9:00至17:00,组织“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报名初审通过人员进行线下资格复审。地点: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E座一楼大厅(兰州市城关区高新区飞雁街126号-128号)。
考生最晚需于2025年10月20日16:00前,携带《公告》中明确的报名材料(含报考岗位要求的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复印件及《报名登记表》前往指定地点参加线下资格复审。逾期未参加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考试考核
1.笔试考核。对通过线下资格复审人数30人(含)以上的岗位设置笔试环节,笔试内容主要为综合基础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笔试成绩为百分制。笔试结束后,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面试环节人选,进入面试人数与岗位计划引进人数的比例为5:1(笔试末位成绩并列人员一并进入面试)。笔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为笔试不合格,不予进入面试环节。笔试成绩仅作为面试考核的资格依据,不计入最终成绩。
笔试考核的岗位、时间、地点等信息另行公告。《笔试准考证》通过“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打印。
2.面试考核。对通过线下资格复审30人以下岗位的报考人员和通过笔试确定进入面试环节的人员,统一组织开展面试考核。面试考核采取结构化面试或试讲的形式,考核内容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表现等。面试成绩为百分制(保留两位小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确定。面试成绩低于80分(不含)为不合格,不予引进。面试合格人员按成绩从高到低(顺延小数位)确定名次,成绩并列者,进行面试加试,按照加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名次。
面试时间、地点等信息另行公告。《面试准考证》通过“兰州市考生公众服务系统”打印。
(五)成绩公示
面试考核结束后,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公示面试考核成绩,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签订协议
面试成绩公示期满后,根据面试考核成绩,按照岗位计划引进人数等额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或《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
(七)体检
体检工作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体检标准参照最新《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执行,体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应聘人员对体检结论如有异议,须在公布体检结论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只能在指定时间、指定医院进行一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和复检费用均由体检者本人承担。
(八)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由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对考察对象的个人档案、相关证书等进行审查复核,并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翔实的考察,形成书面考察结论。
(九)公示
通过甘肃党建兰州市平台和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对拟聘用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十)聘用
公示期满,如无影响聘用的情形,按相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市直部门和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服务期最低为5年;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服务期最低为3年。
五、优惠政策
(一)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纳入兰州市事业编制管理,享受兰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二)企业引进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按博士每年2.4万元、硕士每年1.8万元、本科每年1.2万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或申请免费入住人才公寓。政策享受期3年。
(三)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有关规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还可享受引才补贴、房票补贴、生活补贴、社保补贴、公积金补贴以及创新研发奖励等优惠政策。
六、引才宣介行程安排
9月12日(星期五)下午,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招聘大厅);
9月14日(星期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9月15日(星期一)上午,成都理工大学;
9月15日(星期一)下午,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9月16日(星期二)上午,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10月中旬赴西安、上海等地高校开展引才宣介活动(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七、注意事项
(一)为确保本次引才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经应聘人员申请,仅可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应聘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应聘人员身份证号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应聘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4),于线下资格复审当日提交用人单位,由各用人单位汇总报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修改。逾期不再受理。
(二)本次引才各环节,因本人放弃或体检、考察不合格等原因形成的岗位空缺,均不进行递补。
(三)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和代码须与招聘岗位要求相符。《岗位需求表》中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设置。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为准,“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印发的《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为准。
(五)本次人才引进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培训班。对不法利益团伙举办的各类违规培训、短信诈骗等行为,广大应聘人员应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六)甘肃党建兰州市平台和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此公告。
(七)本公告未尽事宜由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公告中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招聘岗位咨询电话:
兰州市教育局 0931-8855425
兰州市卫生健康委 0931-8846332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0931-7658821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13893161681
市直其他部门 详见附件2
城关区人社局 0931-8475104
七里河区人社局 15339832228
西固区人社局 0931-7546099
安宁区人社局 0931-7765486
红古区人社局 0931-6255528
永登县人社局 0931-6450040
榆中县人社局 0931-5234732
兰州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0931-8863852
兰州市人社局监督电话:0931-8489337
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附件:1.兰州市企业引进人才岗位需求表
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9月10日
原文标题:兰州市2025年秋季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公告
文章来源:https://lz.gsdj.gov.cn/#/artical/610915?index1=5&index2=-1
版权声明:本文为 “公务员招考_各地省考公务员_事业单位招聘_教师招聘考试”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